4月28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有關情況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出席發布會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北京青年報記者:
您剛才提到要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,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具體有哪些措施?現在這項工作的進展如何?
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俞家棟:
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勢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以“技能照亮前程”專項培訓行動為牽引,啟動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。
一是以就業為導向,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。從今年起到2027年,圍繞康養托育、先進制造、現代服務、新職業等就業容量大、招聘需求旺的領域,聚焦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,提高培訓的針對性、有效性。同時,推動把培訓建在產業鏈上,發揮企業培訓的主體作用,達到產業、教學、評價銜接融通的技能生態鏈,促進企業職工培訓、院校學生就業、職工技能提升之間的融合發展。
二是強化政策激勵,提高企業和勞動者培訓的積極性。統籌就業補助資金、失業保險基金以及其他渠道的資金資源,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,依托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、技能實訓基地、技能大師工作室等,發揮企業開展技能培訓的主體作用。支持開展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,鼓勵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,實施差異化補貼政策,激發勞動者參加培訓的內生動力。
三是落實“新八級工”制度,暢通勞動者技能成才通道。鼓勵勞動者培訓后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評價,對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或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符合條件的人員,按規定給予技能提升補貼,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。支持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,以首席技師、特級技師的評聘為牽引,帶動職工提升職業技能等級。技能生態鏈鏈主企業可以直接作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,面向生產鏈內企業職工開展技能評價,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,按規定落實待遇。
四是完善分配制度,促進勞動者技能增收。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,制定出臺技能人才最低工資分類參考指引,指導企業將職業技能等級作為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,推動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、生產一線和急需緊缺的技能人才傾斜。引導企業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(崗位)序列相匹配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,實現多勞者多得、技高者多得、創新者多得。
近期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別與國家發展改革委、民政部、商務部、醫保局印發了養老服務、家政服務、長期照護等領域從業人員專項培訓計劃,接下來還會會同更多部門,分行業、分領域制定專項培訓計劃。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正在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求,陸續發布培訓機構目錄、培訓項目目錄,給勞動者參訓提供指引。
下一步,我們將加大力度,積極構建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,打好促進就業、強化激勵、助推成長、技能增收的組合拳,支持引導廣大勞動者參加培訓、提升技能,好就業、就好業,用一技之長創造美好前程。


